公元1129年,淮西九城告急,濠州城头的韩存保手里握着方天戟,摆明跟金兵死磕到底。那年头,靖康之变刚刚过去,宋高宗赵构还在海上飘着,金兀术带着十几万大军把中原搅得天翻地覆。淮西成了南宋最后的门槛,城头的人哪怕知道希望渺茫,也咬着牙不打算举白旗。
韩存保不是演戏的,将军本色,硬生生拖着一座濠州和金兵对抗。人家金兀术又不是吃素的,七万精兵,十万壮丁,兵器闪着寒光,城头烽火烧了三天三夜,韩存保硬刚金兀术三十回合。结果呢?没等到援兵,等来了“八虎将”合围——打仗这种事,很少讲什么道义。韩存保身上中几刀,却一点不含糊,最后还是寡不敌众,濠州失守。
说实话,大家最怕就是城破之时。韩存保没打算苟且偷生,眼看金兵追过来,他赶紧托付亲生女怀英给盟友呼延灼,自己断后突围。一路杀到五十里外,枪戟舞得还像那么回事,最后被八虎将团团包围,金兵问他投降不,他骂得比谁都响亮:“生为大宋臣,死为大宋鬼!”说得干脆,打得也狠,终归血战至死。
呼延灼带着呼延飞赶来,在乱箭和刀光里接住了存保托孤的最后一句话,把怀英安排到呼延飞身边,这算是纷乱里保下了一线温情。乱世里,英雄总有自己的算盘,有的拼了命为国,有的拼一时诺言,韩存保和呼延灼算是各守本分。
淮西失守之后,金兀术趁机南下,眼看半壁江山要没了。宋高宗还在海上漂着,满朝上下都在等着救命的军令。关键时刻,湖北成了新的战场。专门负责这里的岳飞,这人也不是会在墙角默默哭的主。金国粘汗带着十万兵冲湖北,结果碰上岳家军,吃了个闷亏。岳飞把军队管得杠杠的,“饿死不抢粮,冻死不拆屋”,百姓见了都愿意端饭端水。敌军粘汗干脆打不过,哀怨地跟金兀术喊:“岳南蛮太邪门!”金兀术也没好果子吃,十万大军打下来如泥里掏鱼,见面就发怵,连兵卒都偷偷称呼岳飞“岳爷爷”,没人敢去硬碰硬。
这一仗把南宋的底气憋出来了。说白了,岳飞不是随便摆摆架势,他能打也会算计,地形用得极溜,分兵截粮、心理战都用得明明白白。湖北一战,金兵先是被打残了士气,粘汗带回去的部队基本报废,金兀术再来,已经晚了。一座濠州失守是现实,整个湖北守住才是希望。岳飞花几年练兵,1134年真能北伐收复六郡,淮西的丢失其实是催化剂,大宋的希望又从湖北冒出来。
韩存保最后的归宿是在呼延灼军营里,女儿怀英也算是托付出去,没有流落到金兵手里。这就像乱世中一粒火种,哪怕烧得不大,也能照亮一段风雨。后人唱诗写赞,把韩存保比作吕布,说他有戟就有铁骨。可惜的是,城头的血勇往往改变不了局势,大宋的根本病还是在朝堂。将士再拼命武备不足也是白搭,韩存保用自己的死,给当权者敲了警钟。
这一场淮西血战,哪有主角光环,城北的百姓、小兵都在打生存仗。呼延灼说一诺千金,岳飞真能守住大门,小人物也在烈火里挣命。历史总是一再重演,危难时刻才知道什么是真英雄,什么是被时代怠慢的棋子。谁说韩存保是无名之辈?他那一杆戟是血写的南宋尊严。岳飞的战术加农家军队,自有自己的杀手锏。
回头看,那些烽火乱世,其实就是你我没办法选择的时候。韩存保选了死战,呼延灼选了守诺,怀英选了生存下的希望。很多时候,别人替你考虑不了,你只能把命赌在枪口上。乱世光明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有人用条命去拼。
说到底,金兀术在淮西的胜利,不是就能笑到最后。岳飞守得住湖北,后面还有机会。打仗打到最后,比得一个狠,比得一个信。韩存保死了,岳飞活着,呼延灼带着女儿回头守住城池,百姓还是要吃饭,还要扛着兵灾撑过年关,一世忠魂不灭。一句话:山河之所以还在,就因为有人守得住阵脚。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股票配资是什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